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发布时间:2024-08-09 10:09:53 来源:艺术中国

乔治亚·欧姬芙,《月下纽约街景》,1925年,布面油画,122 × 77厘米,©卡门·提森-博内米萨收藏(Carmen Thyssen-Bornemisza Collection)

初探纽约的艺术表达

欧姬芙在1924年搬到纽约市,开始了她对这座城市的艺术探索。被高耸的建筑所包围,她在寒冷空气中升起的蒸汽迷雾中,目睹了城市在光影交错中的奇妙变化。在1925年创作了第一幅城市景观画作《月下纽约街景》,描绘了她对酒店及其周围建筑的感知,以及它们与自然界元素之间的关系。“我在查塔姆酒店附近看到一个天际轮廓,那里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正是这些建筑造就了这个优美的轮廓,所以我将其素描下来,然后画了出来。”

欧姬芙的新都市题材标志着她创作的转变,但她的美学方法依然反映出她持续的喜好。她继续在形式和色彩上进行实验——将构图元素扁平化,并研究比例和视角的差异,以强调绘画固有的抽象性。

乔治亚·欧姬芙,《带有太阳斑点的谢尔顿,纽约》,1926,布面油画,123.2 × 76.8厘米 ©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虽然谢尔顿酒店激发了欧姬芙的创造力,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挫败感。在1925年至1927年间,她至少创作了四幅关于这栋建筑的画作,但后来因为对自己描绘这一宏伟新建筑形式的努力不满意而毁掉了其中的两幅。不过,在她认为最好的作品《带有太阳斑点的谢尔顿,纽约》(1926年)中,欧姬芙展现了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建筑部分被炽热的太阳和上升的蒸汽所遮挡,捕捉到了她在纽约市中心的都市峡谷中对自然恒在的感知。在城市和自然这两个看似对立的主题之上,欧姬芙将他们提取并结合,用于探索一个命题:永恒和转瞬即逝。这幅作品中,欧姬芙以独特的方式处理了光与影的关系,展示了她对建筑结构和自然光线的敏锐感觉。太阳斑点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效果,也象征了她对城市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她通过这种方式将观众引入她的视觉世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她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我有两幅新的纽约画作,我认为它们可能是我最好的作品。它们似乎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欧姬芙如是评价自己1926年3月关于谢尔顿酒店的画作。

多样化的艺术媒介与形式

为了表达她对纽约的各种想法,欧姬芙选择了不同尺寸和比例的画布或纸张,这些选择对她的作品至关重要。通过系列创作,她发展出一种复杂的现代主义语言,在这种语言中,她可以在硬边和软形之间自如转换。媒介和形式的多样性使她的作品在视觉上充满变化和创新,同时展示了她在艺术表现上的丰富想象力。

欧姬芙的艺术创作深深植根于她所处的环境。尽管她早在1915年就显著采用抽象手法,但她对色彩、形式、线条和构图的实验仍源于她对物体、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的感知和关系。无论是对花朵、海藻还是城市主题,她都探索了形式元素的精确排列如何引发情感反应——无论是她自己的还是观众的。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欧姬芙在抽象和具象之间自由转换,从不将她的艺术探索局限于某一种特定方式。无论是通过画布还是纸张传达她的生活经历,这位艺术家在每一幅作品中都不断调整或重新发明她的艺术语言。

乔治亚·欧姬芙,《纽约之夜(麦迪逊大道)》,1926年,布面油画,81.3 × 30.5厘米,©波士顿美术馆  

乔治亚·欧姬芙,《直线与曲线》,1927年,布面油画,81.2 × 41.2厘米,©美国国家美术馆

乔治亚·欧姬芙,《城市夜晚》,1926,布面油画,121.9 × 76.2厘米, ©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

至于欧姬芙为何在艺术生涯的最后重返纽约系列创作,并且为何放大自然元素,这些仍然是留给观者的问题。从事实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结合艺术家的生涯来解读她的作品。然而,除了这些可见的层面,还有一个重要却难以捉摸的主观因素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她的创作。为何她会做出这些决定?也许,保留这个问号去观赏她的作品,才能超越史学事实,获得更为丰富的观看体验。

乔治亚·欧姬芙,《纽约之夜》,1928–1929年,布面油画,101.6 × 48.3厘米,©谢尔顿艺术博物馆

纽约是一座独特的城市,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这座都市产生独特的连接。一些人被这座城市造就,一些人则无法招架这里的躁动和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新鲜事。欧姬芙像这座城市中的无数人一样,他们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纽约,同时,纽约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充满娱乐和灵感的居所。欧姬芙在纽约的时光不仅使她结识了许多对她艺术生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伙伴,也为她后来著名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无限启发。纽约对欧姬芙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私人情感的地方。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欧姬芙画笔下的纽约仿佛刚刚从现代化进程的睡梦中苏醒。东河边工厂烟囱里冒起的蒸汽、麦迪逊大道的街灯,以及高楼里亮起的星星点点,是工业与生活、梦想与平凡的结合。

欧姬芙的这些作品将纽约独特的城市精髓永远地留在了画布上。

陈泳潼,自由撰稿人。曾就职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及多家画廊,拥有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等多家美术馆实习经历。曾任古根海姆博物馆青年藏家协会成员及联合国妇女署纽约分署新兴领导人才(emerging leader)。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

申请百科 | 艺术资讯 | 百科介绍 | 证书查询

Copyright © 2011-2022 国际艺术数据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