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家先AI起来!AI PC加速进入艺术“未来之境”

发布时间:2023-12-17 08:43:02 来源:艺术中国

对话现场

AI赋能 探索数字艺术更多可能

在现场,英特尔中国市场部总经理吕冬,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王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吴洪亮,影视飓风数码科技博主Tim共同探讨艺术创作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有望实现的“未来之境”。

王雷发言现场

在动画短片《龙门》的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应用了英特尔 Arc显卡、OpenVINO等产品和多项来自英特尔的领先技术,更值得一提的是,创作团队也率先试用了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基于Meteor Lake的全新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首次集成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配合CPU、GPU针对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灵活、高效的AI算力支持,并凭借NPU低功耗特性,来保证长时间高效能AI体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吴洪亮

吴洪亮谈到中国画的“三远”,他表示自己理解的“三远”是古人基于二维纸上空间的解决方案。而今天,一台在虚拟空间里的虚拟摄像机,可以在一秒钟之内给我们提供相关的所有信息,将“三远”化为一瞬。数字化和非数字化的叠加产生的意味也许正是当年黄宾虹想要而不可得的。

北京画院展示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陈抱阳创作的《假蜃楼·迭代1·意识欺骗》,则采用英特尔AI PC的算力推动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这是一个探索机器欺骗和撒谎能力的项目,以"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为背景,旨在研究机器是否具有初步的"意识"。项目包含一个名为"蜃楼"的虚拟试炼场,结合叙事结构、多智能体和认知科学,通过智能体之间的对抗与协作,评估AI的欺骗和撒谎能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琼团队交互艺术装置《身份镜像Ⅱ》

凭借英特尔AI技术、大预言模型等特性加持,该作品呈现的“身份镜像”能够拥有独立的知识、思想和意识,并与观众进行深入对话,建立更深层次为人与AI创造身份上的共鸣和联系,促使观众思考大量个人信息被数据化采集并智能化之后带来的技术伦理问题。

发布会现场

如今,无论是终端、边缘,还是云端,AI都在加速规模化应用,成为千行百业、万千用户不可或缺的“高效生产力”。特别是随着终端侧AI应用的丰富,大模型、AIGC相关软件及服务的出现有效降低用户使用AI的门槛,赋能更多实践场景。

进入数字时代后,数字化、智能化给艺术作品带来了全新的创意维度。具备交互属性的数字艺术,让观众不仅是欣赏者,也能成为参与者,AI所呈现的影响和作用也愈来愈大。发布会现场便同时展示了来自23家国内 ISV软件厂商的 AI功能和离线运行 AIGC的应用,以及四家艺术院校关于 AI艺术的合作,充分彰显了AI PC如何赋能人们更简单地使用AI功能,发挥艺术天赋,并帮助各类视频制作高手、音乐创作人、设计创意达人享受精彩生活,芯生无限。

发布会现场

申请百科 | 艺术资讯 | 百科介绍 | 证书查询

Copyright © 2011-2022 国际艺术数据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132号